首頁 > 特色療法頻道 > > 針炙 > 正文

針灸過敏的表現和預防方法

來源:發(fā)布時間:2016/3/14
導讀:針灸過敏的表現和預防方法有哪些?針灸過敏后的治療方法?針法是把毫針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體內,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治療疾病。灸法是把燃燒著的艾絨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膚,利用熱的刺激來治療疾病。如今人們生活中也經常用到。針灸由“針”和“灸”構成,是中醫(yī)學的重要…

針灸過敏的表現和預防方法有哪些?針灸過敏后的治療方法?針法是把毫針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體內,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治療疾病。灸法是把燃燒著的艾絨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膚,利用熱的刺激來治療疾病。如今人們生活中也經常用到。針灸由“針”和“灸”構成,是中醫(y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內容包括針灸理論、腧穴、針灸技術以及相關器具,在形成、應用和發(fā)展的過程中,具有鮮明的漢民族文化與地域特征。



1.臨床表現以過敏性皮疹最為常見


表現為:局限性(穴位周圍區(qū)域)的紅色小疹,或全身性的風團樣丘疹,往往渾身發(fā)熱,瘙癢難忍,重者可伴有胸悶,呼吸困難,甚至面色蒼白,大汗淋漓,脈象細微。


過敏反應出現的時間:穴位注射常發(fā)生于即刻或不久,艾灸則須一至數小時,文獻報道最長者達10小時。有因艾灸引起過敏者,以后往往可以在艾灸治療時反覆出現。



2.原因常見的有以下二種


(1)體質原因導致過敏反應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本身具有過敏體質,多有哮喘,蕁麻疹史或對多種藥物,花粉過敏史。


(2)藥物原因一般指艾灸致敏:可能因為艾葉中含有某些致敏物質,有人曾將溫灸盒蓋的煙油取下,敷于曾因艾灸導致急性蕁麻疹的患者的前臂內側,結果10小時后,被敷處發(fā)癢難受,并出現過敏性皮疹,證實可引起過敏。


3.預防方法


(1)慎察先兆艾灸或穴位注射過程中,如出現過敏反應先兆時,應立即停止艾灸療法或注射。


(2詢問病史針灸前,應仔細詢問病史,了解有無過敏史,特別對艾灸有無過敏史。如原有穴位注射過敏者,亦應慎用艾灸療法。

 

本站聲明: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您來電聲明,我們將會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詳情請關注微信號:國醫(yī)小鎮(zhèn)或直接掃描右側二維碼關注

 

 

說兩句吧

網友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換張圖片?

你還可以輸入250個字

 
健康養(yǎng)生大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