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藥用植物庫 > 正文
廣西莪術(藥用植物)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郁金為姜科植物溫郁金Curcuma rcenyujin Y. H. Chenet C. Ling、姜黃Curcuma longa L.、廣西莪術Curcuma kwangsiensis S. G. Lee et C. F. Liang或蓬莪術Curcuma phaeocaulis Val.的干燥塊根。溫郁金(又名黑郁金)主產于浙江、福建。川郁金(又名文術郁金、綠絲郁金)主產于四…

植物名廣西莪術

拼音GuangXiEZhu

學名Curcuma kwangsiensis S. G. Lee et C. F. Liang

別名毛莪術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芭蕉目

姜科

亞科姜亞科

姜花族

姜黃屬

植物形態(tài)

根莖卵球形,長4-5厘米,直徑約2.5-3.5厘米,有或多或少呈橫紋狀的節(jié),節(jié)上有殘存的褐色、膜質葉鞘,鮮時內部白色或微帶淡奶黃色。須根細長,生根莖周圍,末端常膨大成近紡錘形塊根;塊根直徑1.4-1.8厘米,內部乳白色。春季抽葉,葉基生,2-5片,直立;葉片橢圓狀披針形,長14-39厘米,寬4.5-7(9.5)厘米,先端短漸尖至漸尖,尖頭邊緣向腹面微卷,基部漸狹,下延,兩面被柔毛;葉舌高約1.5毫米,邊緣有長柔毛;葉柄長2-11厘米,被短柔毛;葉鞘長約11-33厘米,被短柔毛。穗狀花序從根莖抽出,和具葉的營養(yǎng)莖分開;總花梗長7-14厘米,花序長約15厘米,直徑約7厚米;花序下部的苞片闊卵形,長約4厘米,先端平展,淡綠色,上部的苞片長圓形,斜舉,淡紅色;花生于下部和中部的苞片腋內;花萼白色,長約1厘米,一側裂至中部,先端有3鈍齒;花冠管長2厘米,喇叭狀,喉部密生柔毛,花冠裂片3片,卵形,長約1厘米,后方的1枚較寬,寬約9毫米,先端尖,略成兜狀,兩側的稍狹;側生退化雄蕊長圓形,與花冠裂片近等長;唇瓣近圓形,淡黃色,先端3淺圓裂,中部裂片稍長,先端2淺裂;花絲扁闊,花藥狹長圓形,長約4毫米,藥室緊貼,基部有距;花柱絲狀,無毛,柱頭頭狀,具緣毛;子房被長柔毛?;ㄆ冢?-7月。(《中國植物志》)

生境分布

產我國廣西、云南。栽培或野生于山坡草地及灌木叢中。(《中國植物志》)

主要價植

本種的根莖即中藥莪術的一種,塊根稱桂郁金,亦稱莪苓。
供藥用,主治“氣血凝滯,心腹脹痛,癥瘕,積聚,宿食不消,婦女血瘀經閉,跌打損傷作痛?!眽K根稱“綠絲郁金”,有行氣解郁,破瘀,止痛的功用。(《中國植物志》)

原標題:廣西莪術
詞條標簽:廣西莪術,郁金

  • 植物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
  •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
  • 藥用價值藥用價值